
NEWS
最新消息
2023年3月22日,Biohaven Ltd (NYSE: BHVN)宣布与杭州高光制药有限公司(“高光制药”)达成在大中华区域以外的独家开发与许可协议,引进本公司研发的 TLL-041。根据协议,Biohaven 将支付2000万美元首付款(现金+股票)、9.5 亿美元里程碑款及多层次、比例不等的销售分成。Biohaven将在2023 年启动临床一期,双方在全球协作进行临床开发。TLL-041 是全球首个具有通过血脑屏障能力的高选择性双靶点TYK2/JAK1抑制剂。TYK2和JAK1 是处理一系列促炎症细胞因子的STAT通路调节剂;抑制这些激酶可能在减少神经系统疾病的炎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和多发性硬化症。
上述创新药出海案例不免引起创新药企们思考“创新药如何出海才能避免少走弯路”的问题;对此,基石药业首席执行官杨建新、泛生子首席医疗官胡云富、和黄医药资深副总裁王清梅、诺和诺德亚太区外部创新和对外合作负责人Jenny YANG、复宏汉霖全球战略与项目管理总经理盛严慈在由泛生子主办、E药经理人承办的《药精准》栏目展开了一期“助力全球开发合作,国产新药御风出海”的座谈会上达成了如下两项共识:一是国际化之路必须要走,尤其是Biopharma;二是目前适宜的出海方式是“借船出海”、而不是自己“造船出海”。
“借船出海”的首要件是自身产品过硬:对此,杨建新认为,有First-in-class产品最好;另外,如果产品有Best-in-class的潜质,包括疗效、新适应症及安全性,这样的产品就有出海的潜力。其次,产品的属性会影响外部合作的时间节点的选择:对此,王清梅认为,任何时间都可以开始合作,区别在于首付款的差异,但合作的里程碑款项几乎是一致的。对于有FIC潜力的产品,早期就可以寻找合作伙伴;对于没有显著差异的产品,可以等到临床后期,做出差异再去寻求合作”。最后,契合的合作伙伴被视为第二重要的条件:对此,胡云富认为,当下正在经历一个产业出清的过程,很多不合规的企业会被淘汰,因而选择稳定、可靠的合作伙伴非常重要。以伴随诊断为例,泛生子美国实验室通过了CAP、CLIA认证,希望能够在中美两个重要市场打造行业标杆,更好地同步服务于全球药企“中美双报”。此外,除了“靠谱”之外,选择合作伙伴要遵循“互补”。资金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给中国药企带来国际化临床上的Know how。在王清梅看来,签合同只是开始,更多的事在于合作双方后续的项目推进,这一过程极为考验双方的团队。“要想清楚是拿个首付还是真正把产品做出来。
以上总结希望可以给想要出海的创新药企们带来了一些新的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