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EN

imgboxbg

NEWS

最新消息

海正辉瑞“分家”在即

  • 分类:最新消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11-25 13:39
  • 访问量:

【概要描述】近期有消息称,国内最大中外合资药企海正辉瑞将要“分家”,在海正药业去年以来业绩大幅下降的压力下,辉瑞方面正考虑撤资。  自2012年2月18日,美国辉瑞与海正药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签订合资框架协议,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药企海正辉瑞宣告成立,总投资高达2.95亿美元。其中海正药业持股61%,辉瑞持股49%。  此次合作,辉瑞看中的是海正的原料药产业链和现成的生产能力,而海正看中的是辉瑞的销售网

海正辉瑞“分家”在即

【概要描述】近期有消息称,国内最大中外合资药企海正辉瑞将要“分家”,在海正药业去年以来业绩大幅下降的压力下,辉瑞方面正考虑撤资。  自2012年2月18日,美国辉瑞与海正药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签订合资框架协议,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药企海正辉瑞宣告成立,总投资高达2.95亿美元。其中海正药业持股61%,辉瑞持股49%。  此次合作,辉瑞看中的是海正的原料药产业链和现成的生产能力,而海正看中的是辉瑞的销售网

  • 分类:最新消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11-25 13:39
  • 访问量:
详情

  近期有消息称,国内最大中外合资药企海正辉瑞将要“分家”,在海正药业去年以来业绩大幅下降的压力下,辉瑞方面正考虑撤资。

  自2012年2月18日,美国辉瑞与海正药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签订合资框架协议,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药企海正辉瑞宣告成立,总投资高达2.95亿美元。其中海正药业持股61%,辉瑞持股49%。

  此次合作,辉瑞看中的是海正的原料药产业链和现成的生产能力,而海正看中的是辉瑞的销售网络和品牌效应。作为中国原料药出口方面的佼佼者,海正药业寄希望于辉瑞在研发、生产、销售上的全球经验,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国际化。

  在成立初始,海正辉瑞确实一度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2013年的营收达43.19亿人民币,2014为49.51亿,但2015年遭遇滑铁卢,仅为28.21亿,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下滑超过100%。据悉也正是因为去年的业绩大幅下降,辉瑞正在考虑撤资。

  在海正辉瑞成立之初,辉瑞中国区总裁吴晓滨似乎已经对这个“混血儿”做出了定位,他表示“合资公司与辉瑞母公司产品线不会发生重叠和同业竞争,主要针对占据中国70%市场份额的仿生药。”但是海正辉瑞却不这么认为, 它似乎不太愿意用“仿生药”三个字,而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为“品牌非专利药”。

  海正和辉瑞的合作,本应是海正的一次蜕变,但现在看来,却成为一个关乎兴衰的严峻挑战。实际上,几乎投入了所有未来的海正药业变成了辉瑞的一个大规模的代工厂。就2015年来说,海正辉瑞占海正药业主要营业收入比重的32.52%。而这一年又是海正辉瑞的多事之秋。一是频繁的人事变动,在这一年里先后替换了两位CEO,从肖卫红到蒋世东再到苗天祥,CFO和销售副总裁也均有变动。二是9月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对海正药业下属台州工厂发出原料药进口警示函,自该警示函出具之日起至整改获得FDA确认期间,在海正药业台州工厂现有准许进入美国市场的29个原料药品种中,阿卡波糖等15个原料药品种将暂时不能进入美国市场。三是特治星供货不足,影响业绩。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海正只是作为辉瑞的大型代工厂。

  深陷“离婚”传闻的海正药业,上交所一度发函“五问”,直指痛处:辉瑞是否存在撤资可能;“特治星”供货是否影响业绩;公司高管是否相继离职运营是否正常;公司接受采访情况、以及董事长为何长期代理董秘职位;今年海正药业为何利润下滑?

  11月18日晚间,海正药业在回应上交所问询函中称,辉瑞制药确实考虑过从海正辉瑞撤资的可能性,但双方尚未就撤资事宜形成任何具体方案。“公司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密切关注上述事项的进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1日,海正药业再度针对该五项质疑作出了解释:辉瑞制药根据其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持续对其在海正辉瑞的投资进行评估,包括海正辉瑞的组织架构和所需能力,考虑过包括保持其在海正辉瑞的股份、调整其股份或撤资的可能性,但截止目前尚未就其中任何选项作出决定。

  同时指出,辉瑞一旦决定撤资,将会对海正辉瑞利润造成重大影响。以2015年、2016年1-9月海正辉瑞销售收入分别计算,2015年影响收入为17.65亿元,占海正辉瑞主营业务收入的63%;2016年1-9月影响收入15.53亿元,占比60%。

  除此以外,针对“特治星”的供货情况海正制药业亦予以了说明。作为海正辉瑞此前主要的品种之一,2014年公司该品种销售收入达10.09亿元,2015年“断货”后下跌至0.2亿元。但海正药业称,供货不足因生产过程改造与质量问题暂停生产,与辉瑞拟撤资事项无关。

  曾经,外资药企在华被称为“躺着挣钱”。因政策倾斜、产品优势、资本推动以及中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葛兰素史克、辉瑞、诺华、阿斯利康、拜耳、默沙东等跨国制药巨头,都将中国视为全球最大新兴市场,并获得了“黄金十年”的增长红利。

  在华20余家外资药企已占据中国医药市场半壁江山,剩下份额被6000余家中国本土药企瓜分。然而,海外原研药、创新药在中国最高零售限价,有三分之一高于国际公开价格。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曾表示,部分昂贵进口专利药通过国家谈判价格可降50%。这被视为外资药企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点——它们将可能从此滑向“最坏的时代”。“中国进口药价格高的原因很简单,中国没有强有力的仿制药能与进口原研药形成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低价。”某外资药企负责人说。

  研发生产原研药能力的缺失,已经成为国内药企心中的痛。

上一页
1
2
...
184
这是描述信息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江淼路88号腾飞大厦B座20层2001室 

版权所有◎南京华讯知识产权顾问有限公司

备案号:苏ICP备1500210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京